宋代文學的內容·宋代話本小說·宋代小說話本·宋代小說話本的藝術特色
宋代小說話本在藝術上具有顯著的特點,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首先,小說話本構思新奇、情節曲折豐富。說話作為一種表演藝術,為了抓住聽眾,故事情節絕不允許平鋪直敘,毫無起伏,而必須精心設計矛盾沖突,互相呼應鋪墊,構成復雜的故事情節,時起奇峰異瀾。同時,又要求層次清楚,合乎情理。這就決定了小說話本在構思上力求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在情節設計上力求曲折豐富。以《碾玉觀音》為例,璩秀秀被抓入郡王府后花園之后,便不再交代,而直到郭排軍再次告密,才說穿她是鬼,故布疑陣,巧構情節,十分精致。
其次,小說話本的語言通俗生動。說話人每天面對廣大聽眾,這就決定了其語言必須是市民所熟悉的口語,通過說話人的錘煉,使之更為生動、純熟,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又極富表現力,人物的對話又必須符合身份。另外,語言中加入許多概括力極強的俗語、市語、方言,如“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將身投虎易,開口告人難”,“豬羊走人屠宰家,一腳腳來尋死路”等,都極為形象傳神。
再次,在塑造人物和交代情節時,小說話本大量運用細節描寫,力求真實。如《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寫吝嗇的張員外看見自家的主管施舍了兩文錢給乞丐,便暴跳如雷:
“好也!主管!你做甚么把兩文撇與他?一日兩文,千日便兩貫!”大步向前,趕上捉笊籬的(乞丐),打一奪,把他一笊籬錢傾在錢堆里,卻教眾當直打他一頓。
貪婪刻薄、愛錢如命之態暴露無遺。諸如此類的細節描寫,在宋代小說話本中處處可見。
總之,宋代小說話本初步奠定了我國白話通俗小說的基礎,無論在題材上還是在藝術技巧上,對后代的創作都有深遠的影響。
上一篇:宋代文學·宋代話本小說·宋代小說話本·宋代小說話本的內容與思想傾向
下一篇:宋代文學·宋代話本小說·宋代小說話本·宋代小說話本的著錄和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