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詩人·盛唐·常建
常建是盛唐山水田園派詩人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生卒年不詳,只知道他是長安人,開元中與王昌齡同榜中進(jìn)士,但仕途極不暢達(dá),只做過八品的盱眙尉。于是就放浪琴酒,“有肥遁之志”(《唐才子傳》)。什么是“肥遁”呢?就是歸隱。往來于太白、紫閣諸山,后來干脆到鄂渚隱居了。據(jù)說他入山采藥,還遇到過一個渾身綠毛的女子,自言是秦朝時的宮人,逃入山中,以松葉充饑,竟至長生不死。她還把服食松葉的方法教給了常建,不過常建并沒有因此也長生不死。
常建早年大概去過邊塞,所以寫過《塞上曲》《塞下曲》一類的邊塞詩,從詩歌的內(nèi)容看,常建早年倒并不是一個很淡泊的人。比如《塞上曲》:
翩翩云中使,來問太原卒。
百戰(zhàn)苦不歸,刀頭怨明月。
塞云隨陣落,寒日傍城沒。
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但他為人稱道的不是邊塞詩,而是后期歸隱后受老莊思想影響下的山水田園詩。他的山水田園詩,淡泊空靈,幾乎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了。唐人殷璠選編《河岳英靈集》,把常建放在第一,說“建詩似初發(fā)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yuǎn),其興僻;佳句輒來,惟論意表”。最能代表他這種風(fēng)格,也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其中“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是被后人激賞的名句。他的詩現(xiàn)存五十七首。數(shù)量雖不多,而“卓然與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四庫全書總目》)。后人提到盛唐的山水田園詩人,稱王、孟、常、儲(光羲),是有道理的。
上一篇:唐代著名詩人·盛唐·崔顥
下一篇:唐代著名詩人·初唐·張九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