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嬋娟
【出典】 見“一月兩嬋娟”條。
【釋義】 嬋娟,形態(tài)美好貌。孟郊詩有“月嬋娟”句。宋詞中因借“嬋娟”為月亮的代稱。
【例句】 ①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280)這里用以代指明月,謂人雖隔千里,卻愿能長共明月。②永夜嬋娟未滿,嘆玉樓、幾時重上。(秦觀《鼓笛慢》[亂花叢里曾攜手]457)這里以“嬋娟未滿”言缺月,借以抒發(fā)離情。③分不盡,半涼天,可憐閑剩此嬋娟。(吳文英《思佳客·閏中秋》2933)這里化用孟郊詩句以寫月色皎美,切“中秋”。
上一篇:典故《姹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嫦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