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識韓
典源出處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所以龍盤風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釋義用法 唐代韓朝宗曾任荊州長史,故人稱韓荊州。他喜歡提拔后進,在士林中名望甚高,為士人所仰慕。后用此典頌揚接納、獎掖自己的人。
用典形式
【識韓】 清 ·黃景仁:“廿載識韓今已遂,把今年,除了心還肯。”
【荊州韓】 宋·范成大:“窮山薄宦我無恨,識公大勝荊州韓。”
【瞻韓愿】 清·秋瑾:“登龍喜遂瞻韓愿,何日重停問字車?”
【識韓荊州】 宋·蘇軾:“少年不愿萬戶侯,亦不愿識韓荊州。”
【不愿萬戶侯】 宋·秦觀:“我獨不愿萬戶侯,惟愿一識蘇徐州。”
上一篇:詩詞典故《螳螂捕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詩成奪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