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勾漏丹砂
典源出處 《晉書 ·葛洪傳》:“葛洪字稚川,……從祖玄,吳時學道得仙,號曰葛仙公,以其煉丹秘術授弟子鄭隱。洪就隱學,悉得其法焉。……洪見天下已亂,欲避地南土,……以年老,欲煉丹以祈遐壽,聞交趾出丹,求為句漏令。帝以洪資高,不許。洪曰:‘非欲為榮,以有丹耳。’帝從之。洪遂將子侄俱行。至廣州,刺史鄧岳留不聽去,洪乃止羅浮山煉丹。”
釋義用法 晉代葛洪學得煉丹術,見當時天下已亂,欲避地南居,聽說交趾出丹,求為勾漏令,后不得行,又住在羅浮山煉丹。后用為避世養生的典故。
用典形式
【葛井】 清 ·黃鷟來:“葛井跡未湮,范舟事堪埒。”
【勾漏令】 唐·杜甫:“遠慚勾漏令,不得問丹砂。”清·納蘭性德:“遐哉勾漏令,丹砂未堪許。”
【勾漏鼎】 明·陳子龍:“搜探勾漏鼎,搖蕩羅浮春。”
【勾漏僻】 宋·楊億:“無嫌勾漏僻,且得養丹砂。”
【葛仙翁】 唐·錢起:“愿言葛仙翁,終年煉玉液。”
【葛洪心】 唐·皮日休:“從此謁師知不遠,求官先有葛洪心。”
【丹砂葛洪】 唐·杜甫:“濁酒尋陶令,丹砂訪葛洪。”宋 ·蘇轍:“羞時白發隨馮叟,欲就丹砂繼葛洪。”
【勾漏丹砂】 唐·溫庭筠:“縱得步兵無綠蟻,不緣勾漏有丹砂。”宋·陸游:“悠然飽聽松風睡,勾漏丹砂底用求?”
【葛洪丹井】 清·黃景仁:“謝守題詩亦寂寥,葛洪丹井荒荊枳。”
【羅浮覓稚川】 宋·蘇軾:“恰從神武來弘景,便向羅浮覓稚川。”
【稚川隱羅浮】 宋·蘇軾:“欲從稚川隱羅浮,先與靈運開永嘉。”
上一篇:詩詞典故《擊缶歌烏烏》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華亭鶴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