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杯弓蛇影
典源出處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義 ·怪神》:“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請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中,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后郴因事過至宣家,窺視,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聽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于故處設(shè)酒,杯中故復(fù)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 《晉書 ·樂廣傳》:“嘗有親客,久闊不復(fù)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塵,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fù)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復(fù)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頓愈。”
釋義用法 有人在別人家飲酒,見杯內(nèi)酒中有蛇,心中非常厭惡,勉強喝下后,回去就得了病。后來知道是掛在墻上的弓的影子,方才解除疑慮而病愈。后以此典指疑神疑鬼,自相困擾。
用典形式
【弓蛇】 清 ·黃鷟來:“將相讓誰開口取,弓蛇莫自使心猜。”
【杯蛇】 清 ·錢謙益:“杯蛇辨后休除病,嬰蜺消時莫問天。”
【映弩】 北周 ·庾信:“留蛇常疾首,映弩屢驚心。”
【蛇杯】 宋·陳與義:“汝悔蛇杯應(yīng)已悟,襄陵駒隙竟難留。”
【廣客蛇】 宋·劉筠:“暫困秦王痔,無疑廣客蛇。”
【杯中蛇】 宋·蘇軾:“床下龜寒且耐支,杯中蛇去未應(yīng)衰。”
【酒中蛇】 明 ·高啟:“何事一春頻謁告,只應(yīng)來辦酒中蛇。”
【樽中弩】 唐·杜甫:“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
【杯弓蛇影】 清·黃遵憲:“金玦龐涼含隱痛,杯弓蛇影負(fù)奇冤。”
【杯里無蛇】 清·錢謙益:“杯里無蛇我所悉,水中有蟹那能平。”
【盞底弓影】 清·歸莊:“喜余病體今應(yīng)健,盞底元來弓影彎。”
【赤蛇懸弩影】 北周·庾信:“赤蛇懸弩影,流星抱劍文。”
【忘弓莫問蛇】 清 ·王夫之:“老夫偶夢看成蝶,諸子忘弓莫問蛇。”
【清樽照畫蛇】 宋·蘇軾:“而今白首閑驄馬,只有清樽照畫蛇。”
【照影落清杯】 宋·辛棄疾:“雕弓掛壁無用,照影落清杯。”
【雕弓蛇暗猜】 宋·辛棄疾:“君言病豈無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上一篇:詩詞典故《朝衣東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杯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