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齒且先侯
【出典】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誰最甚者?’上曰:‘雍齒與我故,數嘗窘辱我。我欲殺之,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封,則人人自堅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齒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
【釋義】 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后,諸將爭功不決,多數尚未行賞封侯。他們懷疑劉邦不能盡封功臣,又疑他可能報復諸將以往之過失,故聚而議論謀反。留侯張良讓劉邦先封賞他最憎惡的功臣雍齒,于是封雍為什方侯,諸功臣亦穩定下來。后將此事概括為“齒且先侯”用以喻因偶然機遇而獲得封賞。
【例句】 空長恨,蕡終不第,齒且先侯。(卓田《沁園春·慶友人陳碧山》2482)這里的“齒且先侯”是用雍齒被先封諸侯的故事以喻人之機遇有幸與不幸。雍齒被先封諸侯完全是由于僥幸。用此典以慰科考未能及第的陳碧山。
上一篇:典故《鴟尾閣》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齒宿》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