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鴟尾閣
【出典】 《南史》卷六七《蕭摩訶傳》:“舊制三公黃閣聽事置鴟尾。后主特詔摩訶開黃閣,門施行馬,聽事寢堂,并置鴟尾?!?/p>
【釋義】 鴟尾,宮殿屋脊正脊兩端構件上的裝飾,以形似鴟尾而稱。古代制度,三公黃閣置鴟尾。后因以“鴟尾閣”為詠宰相的典故。
【例句】 ①及第曾攀龍首,仕宦曾居鴟閣,衣錦更光榮。(吳潛《水調歌頭·開慶己未秋社維舟逸老堂口占》2770)作者曾封公拜相。這里以“居鴟閣”自炫仕宦的得意。②簾垂鴟尾閣,桂花風、天香滿黃扉。(陳允平《八聲甘州·代蔡泉使壽丁丞相》3110)這里以“鴟尾閣”點出對方丞相身份,意在頌美。
上一篇:典故《鴟夷載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齒且先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