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林處士
【出典】 宋·梅堯臣《林和靖先生詩集序》:“天圣中,聞錢塘西湖之上有林君,嶄嶄有聲,若高峰瀑泉,望之可愛,即之愈清,挹之甘潔而不厭也……君在咸平、景德間已大有聞。會天子修封禪,未及詔聘,故終老而不得施用于時……君既老,朝庭不欲強起之,而令長吏歲時勞問。及其歿也,謚曰‘和靖先生’。先生少時多病,不娶,無子。……先生諱逋,字君復,年六十一。其詩時人貴重甚于寶玉,先生未嘗自貴也,就,輒棄之,故所存百無一二焉。”(見《林和靖詩集》卷首)
【釋義】 林逋字君復,宋初著名的隱士。他隱居于西湖孤山,性情恬淡,安貧樂道,終身不娶。工于為詩,多吟詠梅花和西湖風景之作。死后謚“和靖先生”。后世詠梅或詠西湖風物、隱逸情懷,常用林逋事。
【例句】 ①未須草草,賦梅花,多少騷人詞客。總被西湖林處士,不肯分留風月。(辛棄疾《念奴嬌·賦梅花》1916)這里因賦梅花故用本典。詞意為西湖上的風光景色和梅花之美已被林逋寫盡,使他人再不能下筆。②吾家籬落黃昏后,剩有西湖處士風。(辛棄疾《鷓鴣天》[桃李漫山過眼空]1963)這里的“西湖處士”即指林逋。詞意為自己過著同林逋一樣的隱居生活。③因覓孤山林處士,來踏梅根殘雪。(姜夔《念奴嬌·毀舍后作》2185)這里活用本典表示前往杭州西湖漫游。④借問孤山林處士,但掉頭、笑指梅花蕊。(文及翁《賀新郎·西湖》3138)這里用“林處士”代表不關心國事、追求世外隱逸情趣的士大夫。詞意為國家處于危難之中,而這些人們卻在追逐世外桃源,脫離現實。
上一篇:宋詞典故《月宮仙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柴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