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五更聯句失彌明
【出典】 唐·韓愈《韓昌黎文集》卷四《石鼎聯句詩序》:“元和七年十二月四日,衡山道士軒轅彌明自衡下來,舊與劉師服進士衡湘中相識,將過太白,知師服在京,夜抵其居宿。有校書郎侯喜新有能詩聲,夜與劉說詩。彌明在其側,貌極丑,白須黑面,長頸而高結喉,中又作楚語。喜視之若無人。彌明忽軒衣張眉指爐中石鼎謂喜曰:‘子云能詩,能與我賦此乎?’劉往見衡湘間人說云:年九十余矣,解捕逐鬼物,拘囚蛟螭虎豹,不知其實能否也,見其老,頗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聞此說大喜,即援筆題其首兩句。次傳于喜。喜踴躍即綴其下云云。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即袖手竦肩倚北墻坐。謂劉曰:‘吾不解世俗書,子為我書。’因高吟曰:‘龍頭縮菌蠢,豕腹漲彭亨。’初不似經意,詩旨有似譏喜。二子相顧慚駭,欲以多窮之。即又為而傳之喜。喜思益苦,務欲壓道士。……劉與侯皆已賦十余韻,彌明應之如響,皆穎脫含譏諷。夜盡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續。……道士曰:‘……吾閉口矣。’二子大懼……即退就座。道士倚墻睡,鼻息如雷鳴。二子怛然失色不敢喘。斯須,曙鼓鼕鼕,二子亦困,遂坐睡。及覺,日已上,驚顧覓道士不見。”
【釋義】 韓愈《石鼎聯句詩序》記敘了道士彌明同劉師服、侯喜以石鼎為題賦詩聯句的故事。彌明詩藝高超,神出鬼沒,于二人坐睡時神秘離去。宋詞中常用作詠詩詞酬和的典故。
【例句】 記五更、聯句失彌明,龍銜燭。(辛棄疾《滿江紅·和傅巖叟香月韻》1954)這里用本典追敘同友人以詞唱和的情景。
上一篇:宋詞典故《云無心出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五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