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葉怨題
【出典】 唐·孟棨《本事詩·情感》:“顧況在洛,乘間與三詩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葉題詩上曰:‘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況明日于上游,亦題葉上,放于波中。詩曰:‘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尋春,又于葉上得詩以示況。詩曰:‘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下《題紅怨》:“明皇代,以楊妃、虢國寵盛,宮娥皆頗衰悴,不備掖庭。常書落葉,隨御水而流云:‘舊寵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題一片葉,將寄接流人。’顧況著作,聞而和之。既達宸聰,遣出禁內者不少。或有五使之號焉。和詩曰:‘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 宋·王铚《侍兒小名錄·鳳兒》:“貞元中,進士賈全虛者,黜于春宮。春深臨御溝而坐,忽見一花,流至全虛之前,以手接之,香馥頗異。旁連數葉,上有詩一首,筆跡纖麗,言詞幽怨。詩曰:‘一入深宮里,無由得見春。題詩花葉上,寄與接流人。’全虛得之,悲想其人,涕泗交墜,不能離溝上。街吏頗疑其事,白金吾奏其實。德宗亦為感動,令中人細詢之,乃翠筠宮奉恩院王才人養女鳳兒者。詰其由,云:‘初從母學《文選》、《初學記》,及慕陳后主、孔貴嬪為詩。數日前臨水折花,偶為《宮思》。今敗露,死無所逃。’德宗為之惻然,召全虛授金吾衛兵曹,以鳳兒賜之。車載其院資皆賜全虛焉。”(據《五朝小說大觀·宋人小說》)參見“一山紅葉供不盡相思句”條。
【釋義】 唐宋筆記小說載,唐代有宮女題寫宮怨詩于樹葉,葉子流出宮禁,被顧況、賈全虛得到。后人常用此典表示相思與愛戀。
【例句】 細繞回堤,駐馬河橋避雨。信流去,想一葉怨題,今在何處。(周邦彥《掃地花》[曉陰翳日]597)作者河橋駐馬,臨水遐想,用本典寫追懷戀人之情。
上一篇:宋詞典故《一丘一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一葉知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