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
【釋義】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歷史典故】
東漢時,有一個人名叫黃香,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親近、孝順父母。
在他九歲時,母親去世了,父親一人來養育他。他深知父親的辛苦,對父親倍加孝順,一切家務活都由他一個人承擔。別的小孩子在玩耍時,,他在家里劈柴做飯,好讓父親有更多的時間休息。
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黃香的父親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涼。黃香就用扇子把一床一扇涼,然后伺候父親上一床一就寢。冬天,天寒地凍,他先用自己的身一體把被窩暖熱,才讓父親躺下睡覺。日久天長,黃香對父親的孝道深得鄉鄰的稱贊。
在黃香12歲時,一江一夏的太守稱他為“至孝”,漢和帝也曾嘉獎過他。
長大后,人們推舉黃香當地方官。黃香擔任太守時,體恤百姓們的饑苦,一愛一護子民,為百姓謀利。有一次,黃香出任太守的地區遭受了特大水災,他毫不猶豫拿出自己歷年的俸祿,賑濟受災的百姓;同時上奏皇帝,請求減免百姓當年的稅務。百姓們都十分一愛一戴這位一愛一民如子的好官。在當時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話:“天下無雙,一江一夏黃香。”
【成長心語】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的品德。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于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因此,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 相信他是個好人呢?又有誰愿意和他打一交一道呢?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定要以黃香為榜樣,做一個孝敬父母,關一愛一老人的好孩子。
上一篇:懸梁刺股的歷史典故,懸梁刺股的典故故事
下一篇:投桃報李的歷史典故,投桃報李的典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