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聽聞
釋義
駭:害怕,驚懼。指使人聽了非常驚訝害怕。
出處
唐·魏征等《隋書·王劭傳》:“劭以此求媚帝。在‘著作’將二十年,采迂怪不經之語及委巷之言……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駭人視聽,大為有識者所嗤鄙。”
故事
隋朝有個名叫王劭的人,自幼專心讀書,以聰明強記被人稱贊。每當有人忘記古書內容,向其求教時,他都能一字不差地背出來。隋文帝聽聞王劭的才氣,將他召入宮中,任命為“著作郎”。王劭雖有滿腹才學,卻并不專心從事“著作”,而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溜須拍馬、阿諛奉承方面。
有一次,隋文帝夢見自己想爬上一座高山,但費盡力氣怎么也爬不上去,后來在侍從崔彭的幫助下才爬了上去。王劭聽說后,對皇帝歪解說:“這個夢非常吉利。高山象征您的位置安穩牢固,崔彭代表長壽的彭祖,這表明您將萬年長壽啊!”隋文帝聽了非常高興,重重嘉獎了他。除了溜須拍馬,王劭還常常講些荒誕怪異、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來哄騙皇帝,借此預言國家將如何興旺、皇帝將永遠穩坐江山等等。他的這些奇談怪論雖然遭到有識之士的鄙棄,卻深得皇帝歡心,使他的官運一帆風順。
用典
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聞聽,壞人心術。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詹師書》
任聽部下逞艷于非時之候,獻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駭人聽聞。
——清·李汝珍《鏡花緣》
上一篇:成語《首鼠兩端》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雞鳴狗盜》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