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虞我詐
釋義
爾:你。虞、詐:欺騙。你騙我,我騙你。表示雙方互不信任,彼此欺騙。
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故事
春秋時期,強大的楚國攻打弱小的宋國,包圍了宋國的都城。宋國大將華元率領眾將士堅守城池,發誓決不投降。過了幾個月,宋國的糧食越來越少,又沒有外援相助,形勢非常不利。城外的楚軍也因為長期圍城,兵將十分疲勞,糧食也很緊張。楚莊王準備退兵時,車夫申叔向他獻計道:“大王可以叫士兵們蓋房子、種地,裝作要長期住下的樣子。宋國人一害怕就投降了。”果然,宋國軍民見到楚軍做出要長期圍困的架勢,都很驚慌。華元卻鼓舞大家,就算是被餓死、被打死,也絕不向楚軍投降。某天夜里,華元獨自偷偷出城,潛入楚軍統帥子反的營帳,叫醒子反說道:“我受我們國君的派遣來對你說,我們城內的糧食都已經吃光了,現在老百姓交換著把孩子殺死充饑,把他們的尸骨劈開當柴燒。盡管如此,我們寧可讓國家滅亡,也不會向你們投降。為了雙方都好,你趕快下令退兵三十里,同我們訂立和約!”
子反在華元的威逼下,只好和他先盟誓,說道:“我不欺騙你,希望你也不要欺騙我。”然后才報告給楚莊王,并退兵三十里,兩國訂立了和約。
用典
國內,南方各會黨首領之間,也是互相猜忌,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令人煩惱。
——任光春《戊戌喋血記》
上一篇:成語《小心翼翼》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開卷有益》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