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好龍
釋義
指表面上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正愛好。
出處
西漢·劉向《新序·雜事》:“葉公子高好龍……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故事
春秋時期,有位受封于葉地的楚國貴族,自稱“葉公”。葉公非常喜歡龍,身上佩戴的鉤劍、鑿刀等武器上都刻有龍,家中的墻壁、門窗及梁柱上也雕刻了各種各樣的龍,連吃飯的碗筷、睡覺的被褥上都畫著龍。
葉公喜歡龍的名聲傳遍了各地,連天上的真龍也聽說了,決定親自到人間拜訪他表示感謝。
有一天,葉公在午睡。忽然天上烏云密布,雷聲轟鳴,把他驚醒了。他正要去關(guān)窗,只見一條神龍從天而降,龍頭伸進(jìn)窗戶,尾巴甩到廳堂上。葉公頓時嚇得魂飛魄散,昏倒在地上。神龍這才知道,原來葉公并不喜歡真龍,他喜歡的不過是那些畫上的龍而已,于是便掃興地回到天上去了。
上一篇:成語《口若懸河》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后起之秀》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