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材不材間
【出典】 《莊子·山木》:“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于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
【釋義】 莊周借“材不材間”的故事宣揚避禍自全的消極處世哲學。后世常沿用此典表示明哲保身的處世態度。
【例句】 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辛棄疾《鷓鴣天·博山寺作》1924)作者志在報國而被迫罷官閑居,詞中用本典表明自己的心境,意含不平。
上一篇:典故《擘紅高會》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步步蓮》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