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剝余而復
【出典】 《周易·剝卦》:“ 剝。不利有攸往。”唐·孔穎達疏:“剝者,剝落也。今陰長變剛,剛陽剝落,故稱剝也,小人既長,故不利有攸往也。”《周易·復卦》:“ 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唐·孔穎達疏:“復亨者,陽氣反復而得亨通,故云復亨也。出入無疾者,出則剛長,入則陽反,理會其時,故無疾病也。……利有攸往者,以陽氣方長,往則小人道消,故利有攸往也。”《周易·說卦》:“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釋義】 剝、復,《周易》卦名,剝復二卦相鄰,復卦繼于剝卦之后。剝卦的卦象是下五爻皆陰,上剝一陽,表示時運不利;復卦上五爻為陰,下一爻為陽,表示陽氣回復,時運變得有利。后因以“剝余而復”表示時運好轉。
【例句】 否極而亨,剝余而復,長至迎初度。(方岳《酹江月·戊戌壽老父》2842)這里暗取復卦卦辭中“出入無疾”之語祝愿老父病體好轉。
上一篇:典故《別鶴驚心》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剝啄》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