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不貪為至寶
【出典】 《左傳·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釋義】 春秋時,宋國大夫子城子罕拒收宋民所獻之寶玉,有“我以不貪為寶”語。后世因用作恬淡不貪的典故。
【例句】 一榻煙霞夢寐清,我以不貪為至寶。(龔大明《缺調名》[山居好]2312)這里用子罕語,表示自己輕視物欲,襟懷恬淡。
詩詞典故·不貪為至寶
【出典】 《左傳·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釋義】 春秋時,宋國大夫子城子罕拒收宋民所獻之寶玉,有“我以不貪為寶”語。后世因用作恬淡不貪的典故。
【例句】 一榻煙霞夢寐清,我以不貪為至寶。(龔大明《缺調名》[山居好]2312)這里用子罕語,表示自己輕視物欲,襟懷恬淡。
上一篇:典故《不負瑣窗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不辨牛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