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雨催詩
【出典】 唐·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其一:“公子調(diào)冰水,佳人雪藕絲。片云頭上黑,應(yīng)是雨催詩。”(見《全唐詩》卷二二四)
【釋義】 杜甫在陪貴公子攜妓游玩的詩中,以雨來催詩作結(jié),有諷刺之意。后世多把“雨催詩”理解為自然界為詩人提供了詩料,詩人自當援筆揮寫。
【例句】 ①山才好處行還倦,詩未成時雨早催。(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1897)這里“雨催詩”指大自然為詩人提供了詩料。意為自己病后疲倦、美景還未看完早已疲倦。因此雨已催詩,尚未寫就。②霎時風怒,倒翻筆硯,天也只教吾懶。又何事,催詩雨急,片云斗暗。(辛棄疾《永遇樂·檢校停云新種杉松戲作……》1910)這里用“雨催詩”典表明“停云”新松雖堪題詠,無奈大風吹去紙筆,即使雨來催詩,也難以成篇。這段描寫實際上還另有喻意,其中寄托了作者對于政局翻云覆雨的不滿。
上一篇:典故《迂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魚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