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岳牧詞人
【出典】 《尚書·周書·周官》:“唐虞稽古,建官唯百,內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舊題漢·孔安國傳:“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國之長。”唐·孔穎達疏:“四岳,內典四時之政,外主太岳之事,立四人也。外有州牧侯伯,牧,一州之長,侯伯,五國之長,各監所部之國。”唐·杜甫《送陵州路使君赴任》詩:“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詞人。”(見《全唐詩》卷二二八)
【釋義】 相傳堯舜之時有四岳十二牧,岳,主內政;牧,管理諸侯國,后世遂用岳牧以喻封疆大吏。杜甫詩說:在戰亂之中內外大官、多屬武臣;在戰亂平定之后則岳牧之類大官也可以用文人了。后世常化用其意詠太平盛世。
【例句】 風流不減人知,算岳牧詞人誰似之。(楊元亨《沁園春·無為燈夕上陸使君》3593)這里的“岳牧詞人”指陸使君。用此典一方面歌頌當時是太平盛世,故可用文人治理地方;一方面也在稱許陸使君富于文彩。
上一篇:典故《岳瀆儲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岳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