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古詩賞析
樂府,作為一種詩體,最初指樂府官署所采集、創作的樂歌。后來魏晉至唐代,把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后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也稱為“樂府詩”,簡稱“樂府”。宋元以后的詞、散曲和劇曲,因融入音樂,有時也稱樂府。故而,依據樂府詩的源流及與音樂的關系,被劃為古體詩的一種類別。樂府的字數、句數和格律都沒有嚴格的要求。
五言古詩與五古樂府,在句式和字數上有相似之處,即都要求每句五個字,句數長短不拘。依照樂府曲調來說,五古樂府既有沿襲樂府舊題寫時事以抒發自己情感的,又有摹仿民歌描寫男女戀情的。
蟬鳴空桑林[2],八月蕭關道[3]。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4],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5],矜夸紫騮好[6]。
【注釋】
[1]塞上曲:為唐新樂府辭,出自漢樂府《出塞》《入塞》,屬橫吹曲辭。
[2]空桑林:桑葉凋落,變得稀疏。
[3]蕭關: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4]幽并(bīng)客:幽州和并州的人。幽、并二州在今河北、山西和陜西一部分,此概指燕趙之地。
[5]游俠兒:指重意氣、英勇無畏的人。
[6]矜夸:夸耀。紫騮:此指駿馬。
上一篇:秦韜玉精選古詩賞析
下一篇:王昌齡《塞下曲》古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