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孩子發展語言的重要途徑。要指導孩子會閱讀,首先,就要從小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引導他們洞察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第二,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不同閱讀興趣、愛好和特點,為他們選擇內容健康、適合他們年齡特點、文筆好的讀物。低年級孩子閱讀能力較差,掌握詞匯量少,常憑直觀形象來理解書的內容,因而應選擇內容淺顯、生動有趣、情節鮮明、簡短的拼音讀物或一般初級讀物,如童話、寓言、民間故事等。中年級,隨知識面的擴大,閱讀興趣逐漸廣泛,不僅對動植物感興趣,而且對歷史地理的書籍,對科學家、英雄人物、革命領袖傳記等也發生了興趣。那么,就應該根據這種特點引導他們閱讀有關書籍。到了高年級,少年期的好奇心使他們對情節曲折離奇的各種小說和驚險故事發生濃厚興趣,同時個人的獨特興趣也開始顯露,這時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自己選擇讀物,會評價分析和鑒別是非、真假和善惡。第三,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即認讀文字的能力,理解詞語、句子、段落和全篇文章的能力,品評和欣賞語文的能力,閱讀的速度以及使用工具書的能力。孩子閱讀時,一般有兩種相互聯系的思維加工方式。一種是逆分析方向,從語言文字的感知開始,通過句、段、篇的分析,從而理解文章內客和中心思想。另一種是順分析方向,是從意義結構開始到具體的語言材料的分析,即從探索到的中心思想出發,研究作者怎樣圍繞中心選擇、組織材料,怎樣剪裁布局謀篇、遣詞造句和修飾文字的。按照閱讀理解的一般過程,訓練孩子思維能力。讓孩子懂得閱讀一篇文章時,先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理解每層意義;會分段,找出每個自然段的段意,然后把意義相近的自然段合成一個大段;最后把大段段意聯系起來就是文章內容。教會孩子會抓每句話的中心詞、關鍵詞,抓住主干,分析“關鍵”,思考“誰”在“干什么”,或“是什么,怎么樣”。第四,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查閱字典辭典,并指導孩子寫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
上一篇:兒童道德情操
下一篇:兒童集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