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臨江仙》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和元遺山題揚州平山堂
二十四橋明月好,暮年方到揚州。鶴飛仙去總成休。襄陽風(fēng)笛急,何事付悠悠。幾闋平山堂上酒,夕陽還照邊樓。不堪風(fēng)景事回頭。淮南新棗熟,應(yīng)不說防秋。
【編年】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作。時王奕東行時經(jīng)揚州。其行止,蓋為經(jīng)鎮(zhèn)江后赴揚州。詞有“謾平山堂里”語,平山堂,見前首《八聲甘州》詞考。二十四橋,指揚州城中的二十四座橋。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揚州在唐時最為富盛,舊城南北十五里一十步,東西七里三十步。可紀(jì)者有二十四橋:最西濁河茶園橋,次東大明橋,入西水門有九曲橋,次東正當(dāng)帥牙南門,有下馬橋,又東作坊橋。橋東河轉(zhuǎn)向南,有洗馬橋,次南橋,又南阿師橋,周家橋,小市橋,廣濟(jì)橋,新橋,開明橋,顧家橋,通泗橋,太平橋,利園橋。出南水門有萬歲橋,青園橋。自驛橋北河流東出,有參佐橋,次東水門,東出有山光橋。又自牙門下馬橋直南,有北三橋、中三橋、南三橋,號九橋,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橋之?dāng)?shù),皆在今州城西門之外。”一說二十四橋即紅藥橋。王奕東行時,和元好問詩詞頗多,如《玉斗山人集》卷二《東行斐稿》中即有《和遺山呈太山倪布山真人》等作。
上一篇:劉辰翁《臨江仙》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下一篇:無名氏《九張機(jī)》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