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逸《謝逸》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謝逸(1068—1112),字無逸,號溪堂居士,臨川(今屬江西)人。少孤,操履峻潔。博學工文辭。以詠蝴蝶詩三百首知名,人稱“謝蝴蝶”。屢舉進士不第,遂絕意仕進,以布衣隱居終老。逸與從弟薖齊名,并稱“二謝”。嘗師事呂希哲。呂本中列兩人入《江西詩社宗派圖》,有“逸似康樂,薖似玄暉”之譽。卒于徽宗政和二年,年四十五。
【傳記資料】
謝薖《謝幼槃集》卷十《祭無逸兄文》
陸心源《宋史翼》卷二十六
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二十一
清同治《臨川縣志》卷四十三
【著述】
紹興二十二年,撫州守合刻謝逸《溪堂集》、謝薖《竹友集》于學宮。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七別集類著錄謝逸《溪堂集》二十卷,又卷二十詩集類著錄《溪堂詩》五卷補遺一卷。顧禧注蘇軾詩引有謝逸《雜編》。《宋史》卷二○八《藝文志》著錄:“謝逸集二十卷,又《溪堂詩》五卷。”均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溪堂集》十卷。又有乾隆五十四年鮑廷博批校知不足齋抄本及民國四年刊《豫章叢書》之《四宋人集》本。
《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歌詞類著錄長沙本謝逸《溪堂詞》一卷。今傳。
毛晉汲古閣《宋六十一家詞》本《溪堂詞》一卷,六十三首。《全宋詞》據陸貽典、毛斧季校本人錄,凡六十二首,附錄二首。
【序跋】
漫叟《題溪堂詞》:謝無逸,臨川進士,自號溪堂,學古高杰,文辭煅煉,篇篇有古意,而尤工于詩詞。黃山谷嘗讀其詩,云:“晁、張流也,恨未識面耳。”其詩曰:“山寒石發瘦,水落溪毛凋。”又曰:“老鳳垂頭噤不語,枯木槎牙噪春烏。”其詞曰:“黛淺眉痕沁”,“紅添酒面潮”。又曰:“魚躍冰池飛玉尺,云橫石嶺拂鮫綃。”皆百煉乃出冶者。晁、張又將避一舍矣。漫叟題。(汲古閣本《溪堂詞》)
毛晉汲古閣本《溪堂詞》跋:時本《溪堂詞》,卷首《蝶戀花》以迄禫尾《望江南》,共六十有三闋,皆小令,輕倩可人。中間字句舛繆,無從考索。既獲《溪堂全集》,末載樂府一卷。今依其章次就梓。近來吳門抄本多《花心動》一闋,其詞云:“風里楊花,輕薄性,銀燭高燒心熱。香餌懸鉤,魚不輕吞,辜負釣兒虛設。桑蠶到老絲長絆,針刺眼,淚流成血。思量起,拈枝花朵,果兒難結。海樣情深忍撇。似夢里相逢,不勝歡悅。出水雙蓮,摘取一枝可惜,并頭分析。猛期月滿會姮娥,誰知是、初生新月。折翼鳥,甚是于飛時節。”疑是贗筆,不敢混入,附記以俟識者。湖南毛晉識。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九八:《溪堂詞》一卷。宋謝逸撰。《宋史·藝文志》載逸有集二十卷,《溪堂詩》五卷。歲久散佚。今已從《永樂大典》中蒐輯成編,已著錄。《書錄解題》別載《溪堂詞》一卷。今刊本一卷,末有毛晉跋,稱既得《溪堂全集》,末載樂府一卷,遂依其章次就梓。蓋其集明末尚未佚,晉故得而見之也。逸以詩名宣、政間,然《復齋漫錄》載其嘗過黃州杏花村館,題《江神子》一闋于驛壁。過者必索筆于驛卒,卒苦之,因以泥涂焉。其詞亦見重一時矣。是作今載集中,語意清麗,良非虛美。其他作亦極鍛煉之工。卷首有序,署漫叟而不名。其所稱“黛淺眉痕沁”、“紅添酒面潮”二句,乃《菩薩蠻》第一闋中句。“魚躍冰池拋玉尺,云橫石嶺拂鮫綃。”乃《望江南》第二闋中句。然“紅潮登頰醉檳榔”本蘇軾語,“魚躍練江拋玉尺”亦王令語,皆剽竊前輩舊文,不為佳句。乃獨摘以為極工,可謂舍長而取短,殊非定論。晉跋語又載《花心動》一闋,謂出近來吳門鈔本,疑是贗筆。乃沈天羽作《續詞譜》,獨收此詞。朱彝尊《詞綜》選逸詞,因亦首登是闋,考宋人詞集,如史達祖、周邦彥、張元幹、趙長卿、高觀國諸人,皆有此調。其音律平仄,如出一轍。獨是詞隨意填湊,頗多失調,措語尤鄙俚不文,其為贗作,蓋無疑義。晉刊此集,削而不載,特為有見。今亦不復補入,庶免魚目之混焉。
【總評】
王灼《碧雞漫志》卷二:謝無逸字字求工,不敢輒下一語,如刻削通草人,都無筋骨,要是力不足。然則獨無逸乎? 曰:類多有之,此最著者爾。
田同之《西圃詞說》引華亭宋尚木徵璧曰:“茍舉專家之詞,……則謝無逸之能寫景……亦其選也。”
張泰來《江西詩社宗派圖錄》:逸,字無逸,臨川人。……長短句尤天然工妙。
馮煦《蒿庵論詞》:溪堂溫雅有致,于此事蘊釀甚深。子晉只稱其輕倩,猶為未盡。樵隱勝處,不減溪堂,惟情味差薄耳。
上一篇:謝薖《江神子》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謝逸《蝶戀花》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