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鼎《行香子》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草色芊綿。雨點闌斑。糝飛花、還是春殘。天涯萬里,海上三年。試倚危樓,將遠恨,卷簾看。舉頭見日,不見長安。謾凝眸、老淚凄然。山禽飛去,榕葉生寒。到黃昏也,獨自個,尚憑闌。
【編年】
詞中有“天涯萬里,海上三年”之句,可知當在吉陽軍作。據(jù)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二、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一三,紹興十四年九月,趙鼎移吉陽軍安置。秦檜令臣僚言趙鼎罪,高宗曰:“可遷之遠地,使其門生故吏知不復(fù)用,庶無窺伺之謀。”于是移吉陽軍安置。則此詞當作于紹興十六年(1146)或十七年間。吉陽軍,熙寧六年(1073)以厓州置朱崖軍,政和七年(1117)改吉陽軍,治寧遠縣(今海南三亞),屬廣南西路。
【附錄】
趙鼎《忠正德文集》卷六《吉陽寄李泰發(fā)》:海風吹浪去如飛,離母山高日出遲。此意此情誰會得,因書寫與故人知。
上一篇:趙鼎《賀圣朝》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趙鼎《醉桃園·送春》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