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駒《韓駒》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韓駒(1080—1135),字子蒼,號牟陽,蜀仙井監(jiān)(今四川仁壽)人。早年從蘇轍學(xué)。徽宗政和初,以獻(xiàn)賦,補(bǔ)假將仕郎,召試舍人院,賜進(jìn)士出身,除秘書省正字。旋因曾為蘇氏學(xué),謫監(jiān)蒲城縣市易務(wù),遷知洪州分寧縣。召為著作郎。宣和五年(1123),除秘書少監(jiān)。六年,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擢權(quán)直學(xué)士院。欽宗靖康元年(1126),由知應(yīng)天府移知黃州,尋又因蘇氏學(xué)提舉江州太平觀。高宗即位,除知江州。紹興五年,卒于撫州,年五十六(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二十四)。學(xué)者稱陵陽先生。
【傳記資料】
《宋史》卷四四五本傳
柯維騏《宋史新編》卷一七一
王洙《史質(zhì)》卷四十一
錢士升《南宋書》卷二十五
惠洪《石門文字禪》卷二十七《跋韓子蒼帖后》
陸游《渭南文集》卷二十七《跋陵陽先生詩草》、卷三十一《跋韓子蒼語錄》
周紫芝《太倉稊米集》卷六十七《跋陵陽集后》
周必大《周文忠公集》卷十九《題山谷與與韓子蒼帖》、《跋韓子蒼詩草》
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九十五《韓子蒼詩序》
【著述】
韓駒有《韓子蒼集》三卷,又文集《陵陽集》五十卷,詩集《陵陽集》四卷別集二卷。今存四庫本《陵陽集》四卷,另有傅增湘校勘本《陵陽先生詩》四卷。詞存一首,《全宋詞》輯自《草堂詩余后集》卷上。另存失調(diào)名斷句一。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十九:《韓子蒼集》三卷。右皇朝韓駒字子蒼,仙井人。政和初,詣闕上書,特命以官。累擢中書舍人,權(quán)直學(xué)士院。王甫嘗命子蒼詠其家藏太乙真人圖詩,盛傳一世。宣和間獨(dú)以能詩稱云。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八別集類:《陵陽集》五十卷。
又同上書卷二十詩集類:《陵陽集》四卷別集二卷。韓駒子蒼撰。
【總評】
王灼《碧雞漫志》:陳去非、徐師川、呂居仁、韓子蒼、朱希真、陳子高、洪覺范,佳處亦各如其詩。
上一篇:韓嘉彥《玉漏遲》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韓駒《念奴嬌·月》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