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祥《踏莎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五月十三日夜月甚佳,戲作
藕葉池塘,榕陰庭院。年時好月今宵見。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綃霧縠誰裁剪。撲粉香綿,侵塵寶扇。遙知掩抑成凄怨。去程何許是歸程,離觴為我深深勸。
【編年】
宛敏灝《張孝祥詞箋校》卷三:“孝祥于乾道二年(1166)六月罷靜江東歸,此蓋其前一月晚宴席上戲作。其時尚無論罷消息,五月晦日猶偕張仲欽等再游水月洞。”
張孝祥《踏莎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五月十三日夜月甚佳,戲作
藕葉池塘,榕陰庭院。年時好月今宵見。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綃霧縠誰裁剪。撲粉香綿,侵塵寶扇。遙知掩抑成凄怨。去程何許是歸程,離觴為我深深勸。
【編年】
宛敏灝《張孝祥詞箋校》卷三:“孝祥于乾道二年(1166)六月罷靜江東歸,此蓋其前一月晚宴席上戲作。其時尚無論罷消息,五月晦日猶偕張仲欽等再游水月洞。”
上一篇:張孝祥《踏莎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張孝祥《踏莎行》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