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蘇幕遮》唐宋詞匯評賞析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匯評】
俞文豹《吹劍錄》:杜子美流離兵革中,其詠內子云:“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歐陽文忠、范文正矯矯風節,而歐公詞云:“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又“薄幸辜人終不憤,何時枕上分明問”。文正詞云:“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又“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情之所鐘,雖賢者不能免,豈少年所作耶?惟荊公詩詞,未嘗作脂粉語。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十一:“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行人更在春山外”兩句,不厭百回讀。又曰:人但言睡不得爾,“除非好夢留人”,反言愈切。
沈謙《填詞雜說》:范希文“珍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及“芳草無情,又在斜陽外”,雖是賦景,情已躍然。
彭孫遹《金粟詞話》:范希文《蘇幕遮》一調,前段多入麗語,后段純寫柔情,遂成絕唱。“將軍白發征夫淚”,亦復蒼涼悲壯,慷慨生哀。永叔欲以“玉階遙獻南山壽”敵之,終覺讓一頭地。窮塞主固是雅言,非實錄也。
王弈清等《歷代詞話》卷四引《詞苑》:范文正公《蘇幕遮》詞(略),公之正氣塞天地,而情語入妙至此。
張惠言《詞選》:此去國之情。
許昂霄《詞綜偶評》:“酒入愁腸”二句,鐵石心腸人,亦作此消魂語。
譚獻《復堂詞話》:大筆振迅。
李佳《左庵詞話》卷上:范希文賦《蘇幕遮》(略),希文,宋一代名臣,詞筆婉麗乃爾。比之宋廣平賦梅花,才人何所不可。不似世之頭巾氣重,無與風雅也。
黃蘇《蓼園詞評》:沈際飛曰:“芳草更在斜陽外”,“行人更在青山外”,兩句不厭百回讀。又曰:人但言睡不得爾,除非“好夢留人”,反言愈切。按:文正一生并非懷土之士,所為鄉魂旅思以及愁腸思淚等語,似沾沾作兒女想,何也。觀前闋可以想其寄托。開首四句,不過借秋色蒼茫,以隱抒其憂國之意。“山映斜陽”三句,隱隱見世道不甚清明,而小人更為得意之象。“芳草”喻小人,唐人已多用之也。第二闋,因心之憂愁,不自聊賴,始動其鄉魂旅思。而夢不安枕,酒皆化淚矣,其實憂愁非為思家也。文正當宋仁宗之時,揚歷中外,身肩一國之安危。雖其時不無小人,究系隆盛之日。而文正乃憂愁若此,此其所以先天下之憂而憂矣。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上片,寫天連水,水連山,山連芳草;天帶碧云,水帶寒煙,山帶斜陽。自上及下,自近及遠,純是一片空靈境界,即畫亦難到。下片,觸景生情。“黯鄉魂”四句,寫在外淹滯之久與鄉思之深。“明月”一句陡提,“酒入”兩句拍合。“樓高”點明上片之景為樓上所見。酒入腸化淚亦新。譚復堂評此首為“大筆振迅”之作。予謂此及《御街行》、《漁家傲》諸作皆然也。又此首曰:“化作相思淚”,《御街行》 曰:“酒未到,先成淚”;《漁家傲》 曰:“將軍白發征夫淚”,三首皆有“淚”,亦足見公之真情流露也。
上一篇:《晁端禮·舜韶新》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張先·蘇幕遮》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