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儀·怨三三·登姑熟堂寄舊游,用賀方回韻》唐宋詞匯評賞析
清溪一派瀉揉藍。岸草毿毿。記得黃鸝語畫檐。喚狂里、醉重三。春風不動垂簾。似三五、初圓素蟾。鎮淚眼廉纖。何時歌舞,再和池南。
【編年】
崇寧四年(1105),賀鑄判太平州,其冬,遇李之儀。賀、李共賦《怨三三》詞,當在崇寧五年(1106)春。鐘振振《東山詞注》卷三:“《怨三三》,本調僅此及之儀和作,凡二人二首,宋人別無作者。或是方回自度曲。”
《蘇軾詩集》卷三十七《立春小集戲李端叔》:“須煩李居士,重說后三三。”王注引《宗門統要》:無著和尚游五臺,到山下,遇一老僧,問曰:“此間佛法如何?”住持僧曰:“凡圣同居,龍蛇混雜。”無著曰:“多少眾?”老僧曰:“前三三,后三三。”無著和尚罔測。施注:顧禧云:此時方敘燕游,而遽用后三三語,讀者往往不知所謂。蓋端叔在定武幕中,特悅營妓董九者,故用九數以為戲爾。聞其說于強行父云。
上一篇:《歐陽修·御街行》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趙抃·折新荷引》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