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俞樾
有客至,主人具蔬食,客不悅。主人謝曰:“家貧市遠,不能得肉耳。”客曰:“請殺我所乘之騾而食之。”主人曰:“君何以歸?”客指階前之雞曰:“我借君之雞乘之而歸。”
——《俞樓雜纂》
吝嗇人之可惡,在于掩飾自己吝嗇的心理,裝出一副虛情假意的樣子。試看文中的“主人”就是這樣。此公舍不得破費,只用蔬食相款待,卻裝出抱歉的樣子,還要用“家貧”、“市遠”的理由來搪塞一番。面對這樣的主人,這篇小品中“客”的表現很有意思。他先是表露出明顯的“不悅”。當主人以“家貧市遠”為由道歉后,他馬上提出“殺騾”佐餐的驚人方案。“主人”還來不及領悟客人話中帶刺,卻考慮起殺了騾“君何以歸”的大難題。他也許擔心客人失了騾,會在家中多住幾天,那豈不花費更多?“客”似乎看穿了“主人”的心思,順勢回答說:“我愿借君之雞乘之而歸。”雞可乘乎?妙語解頤而又引人深思。明明階前有雞,卻不肯殺以饗客,可見你何等吝嗇。既然如此,雞,我也只是“借”乘一下,他日會完璧奉還,無損您一根毫毛。主人再木訥,也不會辨不出話中的滋味。客人的辛辣批評,以幽默詼諧的口吻出之,意在言外,耐人咀嚼尋味。
上一篇:《日喻·〔北宋〕蘇軾》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沈博士·〔明〕袁宏道》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