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屠隆
青溪者何?青浦也。青浦古由拳地,居云間西鄙,為澤國。空波四周,多鷗鳧菱芡,景小楚楚。每乘月蕩槳,如鏡中游,九峰三泖落幾席。湖上蓋又有二陸先生墓云。余雅抱微尚,緬懷哲人,而余鄉沈嘉則先生、就李馮開之吉士,適以七夕至。至即相與操方舟,出郭行游葦蕭野水間。是夜云物大佳,天星并麗,余三人扣舷和歌,仰視青漢,因風而送曼聲,樂甚。已復相攜泛泖湖,登湖上浮屠,尋余立躡天馬,吊二陸祠,慷慨興懷焉。蓋流連三日,而開之別去,嘉則留齋頭旬日,余退食既相與揚扢風雅,諷詠先王,不及于政。嘉則得詩若干首,余詩與之略相等。先生發短矣,而心甚長,諸所撰結更雄麗,神王哉!余與對壘,逡巡畏之。于是謀刻先生詩,余與開之附焉,而用“青溪”命集。
——《由拳集》
《青溪集》是屠隆與詩友同游青溪而作的詩集,這篇小品即作者為詩集所作的序。題目是《青溪集序》,因此文章一開始即破題而入,介紹青溪的地理位置:“青溪者何?青浦也。青浦古由拳地,居云間西鄙,為澤國。”據《明史·文苑傳》記載,作者于萬歷五年進士,任潁上和青浦知縣。在青浦時,“時招名士飲酒賦詩,游九峰、三泖,以仙令自許”。看來作者十分喜歡游歷山水,喜歡青溪的風景,因而作者不僅對青溪的地理位置了如指掌,而且十分熟悉青溪的景物風光。接著,承“澤國”二字,作者對青溪的景物風光作了進一步介紹:“空波四周,多鷗鳧菱芡,景小楚楚?!边@里碧波蕩漾,四面皆水,鷗鳧亂飛,菱芡茂盛,一派水澤之鄉的景色。這種優美景色吸引著作者,他常常乘著月色,駕一葉扁舟,到水中游玩。作者只用“如鏡中游,九峰三泖落幾席”兩句,即把平時游歷青溪的獨特審美感受概括地抒寫出來,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個靜謐、開闊的畫面。三泖即泖湖,湖有上中下三泖,上承淀山湖,下流合黃浦江入海。“如鏡中游”一句寫得絕妙,它不僅用生動的比喻寫出了水平如鏡,寫出了湖水的清澈,而且寫出了作者內心世界的恬靜。接著,作者又寫明“湖上蓋又有二陸先生墓云”,說明吸引作者的不僅是這里的自然風光,而且還有西晉二位大詩人陸機、陸云二兄弟的不朽英靈。二陸的墓地,給青溪風光增添了古色古香的情調。
作者正“雅抱微尚,緬懷哲人”,游興大發,老師沈明臣(字嘉則)、朋友馮開之(就李,地名,在今浙江嘉興)“適以七夕至”。這豈不是正合作者心愿!因而“至即相與操方舟,出郭行游葦蕭野水間”。兩個“至”字構成頂針句,又緊承以“即”字,就逼真地寫出了三人游興之濃,行動之快,一時之間,小船已飄蕩于“葦蕭野水間”了?!笆且乖莆锎蠹眩煨遣Ⅺ悺倍涫菍懢?,“余三人扣舷和歌,仰視青漢,因風而送曼聲,樂甚”四句是寫人,而寫景寫人之中又有作者的真情至性的自然流露。天上五光十色的彩云,璀璨奪目的群星,把他們的倒影映照在碧波粼粼的細浪中,星星的光輝傾瀉在湖水里,此時的天穹地壤之間,是一片空明澄澈。這是多么純凈的世界!又是多么晶瑩佳麗的境界!作者與詩友的心仿佛已被宇宙的空明凈化了,而宇宙的景,也被作者純潔凈化了。在這里,天與人渾然一體,使他們已完全陶醉于這純凈美麗的境界之中。于是他們像當年張孝祥夜游洞庭那樣扣舷而歌,“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念奴嬌·過洞庭》)在如此浩淼無際的湖波上,在如此神秘幽冷的星夜里,作者與師友不但沒有常人于此時此地所極易產生的陌生與恐懼感,而且感到無比的親切與快意,感到物我相愜、天人合一的極大快樂。因而他們又“相攜泛泖湖,登湖上浮屠,尋余立躡天馬,吊二陸祠,慷慨興懷焉”。可以想象,作者與師友三人泛舟湖上,憑吊湖上浮屠與二陸祠時,怎能不“慷慨興懷”,吟唱出許多雄麗幽美的詩句呢?他們在青溪“流連三日”,馮開之先作別而去,而嘉則則留下來與作者又作了“若干首”詩。因作者“嘗學詩于明臣”(《明史·文苑傳》),所以作者以仰慕謙恭的語氣寫道:“先生發短矣,而心甚長,諸所撰結更雄麗,神王哉!余與對壘,逡巡畏之,于是謀刻先生詩,余與開之附焉,而用‘青溪’命集?!?/p>
這篇序文緊扣題目,記述了《青溪集》的來由,作者把記事、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以“萬物大佳”的夜空和寥闊浩蕩的湖面為背景,創造了一個光風霽月、坦蕩無涯的藝術意境和精神境界,是一篇富有詩情畫意的散文小品。
上一篇:《雀兒庵·〔明〕劉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鳥說·〔清〕戴名世》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