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江西詩詞·南宋前期江西詩歌·汪藻、王庭珪、胡銓的愛國詩歌·王庭珪
王庭珪(1079~1172),字民瞻,自號盧溪真逸,廬陵安福(今江西吉安安福縣)人。政和八年(1118)進士。初任茶陵縣丞,與上官不合,于徽宗宣和五年(1123)憤而棄官,歸隱家鄉,并在安福盧溪畔筑草堂數間,一方面藏書數千卷,日夜苦學;一方面開門授徒,教授鄉里。于是登門求教者絡繹不絕,門人稱其為盧溪先生。紹興中,胡銓請斬秦檜,謫新州,一時親友故舊,無敢通問。唯獨王庭珪賦詩送行,有“癡兒不了公家事,男子須為天下奇”句。坐訕謗,流放夜郎(一作嶺南)。紹興二十五年(1155),秦檜死,才赦歸家鄉。孝宗時,召對內殿,賜國子監主簿,乾道六年(1170),復除直敷文閣。乾道八年三月,王庭珪以93歲高齡卒于家鄉盧溪草堂。王庭珪著述甚豐,有《盧溪集》50卷,今尚存。其他有《易解》20卷,《六經講議》5卷,《語錄》5卷,《滄海遺珠》5卷,《方外書》10卷等,但都已散佚。在南宋江西詩壇上,王庭珪與胡銓、周必大均同籍廬陵,又為相知友好,他們相與唱酬,以愛國復國相期許,為南宋江西詩壇增添了一部激越的男聲合唱。
王庭珪早年游太學時即有詩名,胸有經綸之才,又常懷憂國愛民之心,又因其志趣高潔,風骨凜然,不容于時,因而仕途蹭蹬,晚年又因詩遭流放。詩中常郁雄直之氣,因而詩風雄渾剛健,興寄高遠,如《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二首:
囊封初上九重關,是日清都虎豹閑。百辟動容觀奏牘,幾人回首愧朝班。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墮南州瘴海間。不待他年公議出,漢廷行召賈生還。
大廈元非一木支,欲將獨力拄傾危。癡兒不了公家事,男子要為天下奇。當日奸諛皆膽落,平生忠義只心知。端能飽吃新州飯,在處江山足護持。
王庭珪就是因為這兩首詩,在古稀之年還遭受八年流放之苦。詩作描繪了胡銓上書所引發的巨大震動,贊揚了他乞斬檜、罷和議、“欲將獨力拄傾危”的愛國壯舉,直接指斥了秦檜的賣國罪行,喊出“男子要為天下奇”的心聲。
其他如:
將軍欲辦斬樓蘭,子欲從之路匪艱。十萬奇才并劍客,會看談笑定天山。(《送周解元赴岳侯軍二絕句》其一)
書生投筆未封侯,拔劍聊為萬里游。燕頷果能飛食肉,要令豹尾出兜鍪。(《送周解元赴岳侯軍二絕句》其二)
詩作熱血沸騰地謳歌抗金愛國的英雄。有愛就有憎,王庭珪詩作也對賣國奸臣進行了有力的鞭撻,如《讀韓文公猛虎行》:
夜讀文公猛虎詩,云何虎死忽悲啼。人生未省向來事,虎死方羞前所為。昨日猶能食虎豹,今朝無計奈狐貍。我曾道汝不了事,喚作癡兒果是癡。
王庭珪一生中雖隱居達五十年,詩卻極少隱士氣,內容多關心現實,形式多酬和贈答之作。在創作方法上,雖也有模仿黃庭堅之格調,承襲其詞語句法之處,但總體上卻不走江西詩派瘦削生硬一路,而是勁健爽朗、明白曉暢。特別是他還認為作詩應該師法自然,強調“擬就江山覓佳句”(《清輝亭》),其學生楊萬里走師法自然的創作道路,與他這一觀點是有關聯的。
上一篇:宋元江西詩詞·贛東詩詞·王安石兄弟·王安國、王安禮
下一篇:明代江西詩詞·明后期江西詩詞·白沙學派詩人與甘泉學派詩人·甘泉學派詩人:呂懷與楊時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