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白之昧。》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堅白之昧。》出自:《莊子》名言名句
《堅白之昧。》譯文如下:
(內篇 齊物論)
在春秋時代,有所謂的“堅白同異說”,主張堅硬的石頭不是石頭。白色的馬不是馬。因為如果單單說要搬石頭的話,堅硬的石頭和軟的石頭都要搬。但如果指定要搬堅硬的石頭,那么軟的石頭就不能搬。又如果單單說要買馬的話,那么白馬和黑馬都可以買。可是如果指定要買白馬的話,黑的馬就不能買。這種理論,表面上看來是沒錯的,可是實際上是違背道理的,是一種愚笨的議論。
“白”就是公孫龍的白馬論。公孫龍,姓公孫,名龍,趙國人。六國時,他的弟子,持著這議論,橫行天下,雖能說服眾人之口,但不能說服眾人之心。
上一篇:《朝三而暮四。》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為小。》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