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二)類名言賞析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句意 四時陰陽是萬物的根本, 所以圣人春夏保養陽氣, 秋冬護養陰氣, 從此順從這一根本, 因此與萬物沉浮于生長的天地里, 違背了這一根本。就會損害人的根本, 真氣, 所以陰陽四時, 是萬物的始與終, 是死生的根本, 違背它就會產生災害, 順從它就不會產生厲害的疾病, 這叫得道。道, 圣人實踐它, 愚人被動地體用它, 順從陰陽二氣就能生長, 違背它就會消亡; 順從它就安定, 違逆它就暴亂, 不順從就是違逆, 這叫做內心不順。所以圣人不是病了之后醫治, 而是在未病之前就醫治; 不是大亂之后才調治, 而是未亂之前就調治, 指的就是這個道理。病已形成了然后才醫治, 紊亂已形成了然后才調治, 譬如渴了才打井, 戰斗了才鑄造大錘, 不是太晚了嗎?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出自:《黃帝內經·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
上一篇:《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