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驢唇不對馬嘴》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驢唇不對馬嘴
拼音: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比喻把毫不相干的東西拉扯到一塊兒。2.比喻事情對不上號兒。例如
天勝:“田福,你也表表態(tài),好不好?”田福大口吃著:“好,”天勝催道: “好什么?”田福眉眼帶笑:“嘿嘿,這菜好吃。”天勝:“驢唇不對馬嘴!”(袁學(xué)強《咱們的牛百歲》10)
(鄧九公)一段話說了個亂糟糟,驢唇不對馬嘴,更來的不著,更把個褚大娘子急得搓手,忙攔住他。(《兒女英雄傳》25回)
她打斷了爸爸的話,說:“……特別不應(yīng)該把您沒兒子的事也記在人家的賬上,簡直是驢唇不對馬嘴!是我媽生了我以后,就有了病,再沒生養(yǎng),這跟人家有啥關(guān)系?”(《山水情》5章)
或作[驢頭不對馬嘴]。例如朝奉道:“他的腳步散散的,知他是到南京去,北京去了!”陳正公聽了這些話,驢頭不對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儒林外史》52回)
或作[牛頭不對馬嘴]。
上一篇:歇后語《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騎在老虎背上》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