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顧頭不顧腚》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顧頭不顧腚
拼音:gù tóu bù gù dìng
形容做事或者考慮事情不周到。例如
拳民們噌的一聲跳出去,和官兵們撕巴在一起了。有掄大刀的,有刺扎槍的,頂不濟的還有掘泥快锨,乒哩乓啷一陣沖殺,那幾哨官兵亂營了,顧頭不顧腚地就往后跑。(《庚子風云》1部21章)
或作[顧腦袋不顧屁股]。例如
他不是個顧腦袋不顧屁股的人,就由他去吧。他能擺下天門陣,就能破天門陣;他長這么大,還沒做到拴繩子綁自己,挖坑埋自己的傻事兒。(浩然《能人楚世杰》13)
或作[顧頭不顧尾]。例如
劉姥姥看不過,便勸道:“姑爺,你別嗔著我多嘴,咱們村莊人家兒,哪一個不是老老實實守著多大的碗兒吃多大的飯呢!你皆因年小時候,托著老子娘的福,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了什么男子漢大丈夫!如今咱們雖離城住著,終是天子腳下。這長安城中,遍地皆是錢,只可惜沒人會去拿罷了。在家跳塌也是沒用!”(《紅樓夢》6回)
或作[顧前不顧后]。例如
嫂子也別惱我,我是年輕不知事的人,一聽見有人告訴了,把我嚇昏了,才這么著急的顧前不顧后了。(《紅樓夢》68回)
或作[管頭不顧腚]、[鉆頭不顧腚]、[鉆進腦袋不顧屁股]、[鉆了腦袋不顧屁股]。
上一篇:歇后語《隔著門縫兒瞧人,把人看扁啦》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騎著脖子拉屎》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