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捏一把汗》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捏一把汗
拼音:niē yī bǎ hàn
由于精神緊張,攥著的手里出了一把汗。形容害怕、擔心的樣子。例如
因為你們高超的理論為日本所歡迎,我看了你們印出的很整齊的刊物,就不禁為你們捏一把汗,在大眾面前,倘若有人造一個攻擊你們的謠,說日本人出錢叫你們辦報,你們能夠洗刷得很清楚么? (魯迅《答托洛茨基派的信》)
見了捕廳老爺,已經當作貴人看待,如今要叫他去見制臺,又聽人家說起制臺的官比捕廳老爺還要大個十七八級,就是伺候制臺的以及在制臺跟前當底下人的,論起官來,都要比捕廳老爺要大幾成,一路早捏一把汗。(《官場現形記》42回)
或作[捏一把冷汗]。例如
抗戰以前,老百姓誰敢問一問村公所的事?大小事,那一件不是人家李如珍說怎樣就怎樣?誰進得龍王廟不是捏一把冷汗?如今啦?那件事不經過大家同意? (《李家莊的變遷》16)
或作[捏著一把汗]。例如
錢典史來的時候手里捏著一把汗,恐怕問起前情,難以回話;幸虧大人不記小人過,過了此關,才把一塊石頭放下。(《官場現形記》3回)
或作[捏著把汗]。例如
西門慶向李嬌兒眾人道:“你們休信那淫婦裝死嚇人,我手里放不過他。到晚夕,等我到房里去,親看著他上個吊兒我瞧。……”眾人見他這般說,都替李瓶兒捏著把汗。(《金瓶梅》19回)
或作[捻著把汗兒]。捻,《廣韻》、《集韻》在入聲帖韻,當讀nie。例如
況且又沒經過事,膽子又小,太太略有點不舒服,就嚇得也睡不著了。我苦辭過幾回,太太不許,倒說我圖受用,不肯學習。那里知道我是捻著把汗兒呢!一句也不敢多說,一步也不敢妄行。(《紅樓夢》16回)
或作[捏著兩把汗]。例如
只苦了張金鳳,自聽見了姑娘那可是白說了的一句話,捏著兩把汗。只恐怕一番好事,變作一片戰場,打將起來。(《俠女奇緣》下卷28回)
或作[捏兩把汗]。例如
深更時分,剛散出來,眾公人把小張閑……五人都拿了。孫寡嘴與祝實念扒李桂姐后房去了。王三官藏在李桂姐床底下,不敢出來。桂姐一家,諕的捏兩把汗,更不知是那里人,亂央人打聽實信。(《金瓶梅》69回)
或作[手里捏著一把汗]
上一篇:歇后語《拿著雞蛋碰石頭》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