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武陵田太守
作者: 姚益心
【原文】: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原文作者】:王昌齡
【鑒賞】:
戰國時的魏國,有一個十分有名的人物,這就是詩中說到的那位信陵君。信陵君是魏國國王的弟弟,是個貨真價實的貴族公子。一個貴族公子為什么會那么有名呢?原來,他雖然出身王門,權重勢大,卻從來不因為自己有這樣的身分和地位而傲慢起來,相反,他對那些出身貧寒、地位低下的賢能之士(有德有才的人),總是用上賓的禮節和待遇對待他們,因此,賢士們紛紛歸附到了他的門下,據說他門下的賓客竟然有三千人之多。詩人在這首詩中,就把田太守比喻成了信陵君。
詩人為什么要把田太守比喻成信陵君呢?這還得從詩人的被貶官說起。天寶六年的秋天,詩人被唐玄宗貶了官,且被打發到了遠離京城長安的龍標,今天湖南的黔陽縣。詩人在去貶地的途中,經過了武陵,即今天湖南的常德市。武陵郡的長官就是田太守。田太守不因為詩人是個被放逐官員而冷待他,相反十分熱情地接待了詩人,詩人為此十分感動,就寫了這首詩歌,并且用信陵君禮賢下士(委屈自己身分,尊重對待有才能的人)的例子來比況和贊美田太守。
詩的第一句說:自己只憑著三尺劍,橫行千里路。“仗劍”二字是說詩人有一身高超的武藝。“行千里”三字是說他還有非凡的膽略和豪情,要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馳騁。
第二句說:自己雖然只是一個地位不高、微不足道的讀書人,但是卻敢于說出一句重信義、知感恩的豪俠誓言來。“微軀”,謙稱,這里是說自己是個貧賤的微不足道的人。
第三、四句是“一言”的具體內容。詩人把自己比成當年信陵君的門下客,說自己是個重信義、知感恩的俠義君子,一定不會辜負像信陵君那樣禮賢下士的知遇之恩(受到賞識、重用的恩情)。據說當時信陵君的門客中,有兩個地位雖低,卻肝膽照人的俠義之士,一個是魏國都城大梁夷門的守門人侯嬴,一個是隱居在市井(古代做買賣的地方)的屠夫朱亥。信陵君對他們非常尊重,所以在信陵君遇到急難時,他們都用生命報答了信陵君。詩人把自己比作大梁客,意思是自己一定會象當年侯嬴、朱亥報答信陵君那樣報答田太守對自己的熱情款待的。
詩人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借信陵君禮賢下士的歷史故事,表明了自己雖然被遠謫龍標,但仍然是一個奮發高傲,胸懷坦蕩的豪俠君子。
上一篇:《答人》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終南望余雪》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