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賞析·左遷藍關(guān)示侄孫湘/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的詩,當以這首流傳最廣,雖然,它并不能完全代表韓愈的詩歌風格。
“左遷”是貶謫。古人尚右,所以以“左遷”為貶謫。“藍關(guān)”,即藍田關(guān),在今陜西藍田縣南。侄孫湘,即韓湘,后來神話傳說中把他列入八仙之一,即韓湘子。詩題已經(jīng)把寫詩的原因、寫詩的地點、詩寫給誰,交待得清清楚楚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什么事會惹得皇上如此震怒,給了韓愈這么重的懲罰?
韓愈是力辟佛老的,這當然和他標榜自己是儒家道統(tǒng)的繼承人有關(guān),但也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唐代佛教,雖然也遭遇過武宗滅佛這樣的打擊,但是總的來說,勢力很大,尤其是中唐以后。初、盛唐時期,對寺院僧尼所占田產(chǎn)是有規(guī)定的:“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僧尼亦如之。”(《唐六典》卷三)唐玄宗曾經(jīng)下令:“其寺觀常住田,聽以僧尼道士女冠退田充。一百人以上,不得過十頃;五十人以上,不得過七頃;五十人以下,不得過五頃。”(《唐會要》卷五十九)但中唐以后,全都成為一紙空文。《舊唐書·王縉傳》說:“凡京畿之豐田美利,多歸于寺觀,吏不能制。”《全唐文》十九載唐睿宗的詔書說:“寺觀廣占田地及水碾硙侵略百姓。”這還不包括貴戚的捐贈、信徒的布施。僧徒的生活奢侈,“以十戶不能善養(yǎng)一僧”(《佛祖統(tǒng)紀》四十二)。寺院經(jīng)濟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國家的財政收入。
陜西鳳翔縣法門寺有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唐代三十年一開塔,據(jù)說必致國泰民安。元和十四年(819),例當開塔,唐憲宗令群僧到鳳翔迎佛骨于宮禁中瞻仰,這又是一件勞民傷財?shù)氖隆mn愈因此寫了《論佛骨表》,諫迎佛骨,因此觸怒憲宗,被貶謫到潮州去做刺史。詩的首聯(lián),說的就是這件事。“朝奏”“夕貶”不一定要理解得那么實,只是極言其快而已。
頷聯(lián)承上,表白自己的忠心,當然也就在鳴自己的冤屈。
頸聯(lián)很有名,以“云橫秦嶺”對“雪擁藍關(guān)”,非常貼切。既是寫景,又是傷懷。
尾聯(lián)看似對韓湘的囑托,其實是憤激之言。我這一去,就將老死于瘴癘不毛之地,你到時候到那里來為我收尸吧。
從格律上講,這首七律很精美,對仗工穩(wěn),語言優(yōu)美,是韓愈詩歌中的精品。
上一篇:名篇賞析·滁州西澗/韋應物
下一篇:名篇賞析·在獄詠蟬/駱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