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過雨澗淙淙,松下扉扃白鶴雙。香透經窗籠檜柏,云生梵宇濕旛幢》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群峰過雨澗淙淙,松下扉扃白鶴雙。香透經窗籠檜柏,云生梵宇濕旛幢》是關于描寫《繪景狀物·廟塔墓苑·廟宇》類的詩句。
群山經過雨水洗滌更加蒼翠,山澗的流水淙淙作響。林間寺院的窗扉前,雙雙白鷺齊飛。窗欞中透出的裊裊香煙,籠罩著蔥郁的檜柏。白云宛若從高聳的佛寺上升起,潤濕了飄揚的長幡經幢。這是一幅色彩繽紛、富于詩情畫意的山寺圖。高雅、恬靜,有聲有色,流露出詩人隱居時的恬淡思想。
注: 旛(fán),長幅下垂的旗,同“幡”。幢(chuáng),古代作儀仗用的以羽毛為飾的一種旗幟。或佛教的經幢,在長筒圓形的綢緞上寫經。這里指后者。
顧況《宿湖邊山寺》 《全唐詩》第2956頁。
上一篇:《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