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鐘云外濕
【本書體例】
【原文】:
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
上岸別王十二判官
依沙宿舸船,石瀨月娟娟。
風起春燈亂,江鳴夜雨懸。
…………… 勝地石堂煙。
柔櫓輕鷗外,含凄覺汝賢。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九,中華書局1979年版2494頁。按:
【原文作者】:杜甫
【原文出處】:
題“十二”一作“二十”。第五句“外”一作“岸”。第六句“煙”一作“偏”。末句“凄”一作“情”。
【詩話】:
1093 又《夔州雨濕不得上岸》作“晨鐘云外濕”句,以“晨鐘”為物而“濕”手?“云外”之物,何啻以萬萬計!且鐘必于寺觀,即寺觀中,鐘之外,物亦無算,何獨濕鐘乎?然為此語者,因聞鐘聲有觸而云然也。聲無形,安能濕?鐘聲入耳而有聞,聞在耳,止能辨其聲,安能辨其濕?曰“云外”,是又以目始見云,不見鐘,故云“云外”。然此詩為雨濕而作,有云然后有雨,鐘為雨濕,則鐘在云內,不應云“外”也。斯語也,吾不知其為耳聞耶?為目見耶?為意揣耶?俗儒于此,必曰:“晨鐘云外度”。又必曰:“晨鐘云外發”。決無下“濕”字者。不知其于隔云見鐘,聲中聞濕,妙悟天開,從至理實事中領悟,乃得此境界也。(清葉燮《原詩》內篇下)
上一篇:《晚泊孤舟古寺下 滿川風雨看潮生》詩詞名句鑒賞
下一篇:《晴川歷歷漢陽樹 春草萋萋鸚鵡洲》詩詞名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