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本書體例】
【原文】: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 ……………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原文作者】:王維
【原文出處】:
——《全唐詩》一百二十六,中華書局1979年版1277頁。“連山”一作“連天”。“接海隅”一作“到海隅”。“隔水”一作“隔浦”。
【詩話】:
1118 說者謂王右丞《終南》詩皆譏時宰,詩云:“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言勢位盤據(jù)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言徒有表而無內(nèi)也。“分野中峰變,晴陰眾壑殊”,言恩澤偏也。“欲投何處宿,隔水問樵夫”,言畏禍深也。(疑宋李頎《古今詩話》一百二十一,《宋詩話輯佚》本)
1119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闊荒遠(yuǎn)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1)自然是登岳陽樓詩。嘗試設(shè)身作杜陵,憑軒遠(yuǎn)望觀,則心目中二語居然出現(xiàn),此亦情中景也。孟浩然以“舟楫”、“垂釣”(2)鉤鎖合題,卻自全無干涉。(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二)
1120 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即極寫大景,如“陰晴眾壑殊”、“乾坤日夜浮”(3);亦必不逾此限。非按輿地圖便可云“平野入青徐”(4)也,抑登樓所得見者耳。隔垣聽演雜劇,可聞其歌,不見其舞;更遠(yuǎn)則但聞鼓聲,而可云所演何出乎?前有齊梁,后有晚唐及宋人,皆欺心以炫巧。(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二)
1121 《終南山》,于此看積健為雄之妙。“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看山得三昧,盡此十字中。(清張謙宜(齋詩談》卷五)
1122 《古今詩話》云:“王右丞《終南》詩,譏刺時宰,其曰‘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言勢位蟠據(jù)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言有表無里也。‘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言恩澤偏及也。‘欲投何處宿,隔水問樵夫’,言托足無地也。”余謂看唐詩常須作此想,方有入處。……(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三)
詩話另見 0843 1254 0786
上一篇:《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詩詞名句鑒賞
下一篇:《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詩詞名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