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修養名言大全·驕者必敗》的名人名言
禍哉! 那些自以為有智慧,自認為通達的人。
《舊約全書·以賽亞書》
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新約·路加福音》
青蛙始終趕不上牯牛的龐大,它的狂妄的企圖超過了天賦的限度,它用力太猛,拍的脹破了肚子。
〔俄〕克雷洛夫《青蛙和牯?!?/p>
不謙虛的話只能這樣辯解,即缺少謙虛就是缺少見解。
〔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我們的驕傲多半是基于我們的無知。
〔法〕萊辛《萊辛寓言》
事情還沒有做成就吹牛夸口,的確糟糕透頂。
〔俄〕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
世上再沒有比驕傲自大更可怕的了。驕傲自大會毀滅英才和天才。
〔日〕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當自我不被考慮到時,便沒有驕傲或謙卑的余地。
〔英〕休謨《人性論》
一切真正偉大的東西,都是純樸而謙虛的。
〔俄〕別林斯基《別林斯基論教育》
一個人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德〕 約翰·保羅 引自 《你怎樣看待謙虛和驕傲》
構成我們學習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法〕貝爾納《科學研究的藝術》
只有正視自己的無知,才能擴大自己的知識。
〔俄〕 烏申斯基 引自《自由之路》
智慧是寶石,如用謙虛鑲邊,就會更加燦爛奪目。
〔俄〕高爾基《當你步入人生》
謙遜可以使一個戰士更美麗。
〔俄〕 奧斯特洛夫斯基《演講·論文·書信集》
一般說來,一切重大的差錯都是因為驕傲自滿才造成的。
〔英〕羅斯金《真與美·上帝的概念》
驕傲必敗——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一定如此。
〔英〕 狄更斯《董貝父子》
驕傲豈止導致落后,還導致失敗。
〔英〕 托·富勒 《箴言集》
驕傲幾乎毀滅了所有健康的理智。
〔美〕愛默生《文學與社會目的》
驕傲首先導致豐盈,然后導致貧困,最后導致聲譽掃地。
〔美〕富蘭克林《格言歷書》
驕傲出生時策馬揚鞭,氣昂趾高,回來時卻安步當車,沿路乞討。
〔美〕朗費羅《阿特里的鐘聲》
對驕傲的人不要謙遜,對謙遜的人不要驕傲。
〔美〕托·杰弗遜《美國人談生活的藝術》
不論面對什么事情,或任何人,都要有謙虛、坦誠的學習心態。愈是虛心學習的人,愈能激發新的思想,擁有獨特的創意。
〔日〕松下幸之助《經營者365金言》
最先讓步者最聰明。
〔英〕《英諺譯介》
謙虛對于優點猶如圖畫中的陰影,會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
〔英〕牛頓 引自《外國名人名言》
不謙虛的話只能有這個辯解,即缺少謙虛就是缺少見識。
〔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
〔英〕莎士比亞《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
當智慧驕傲到不肯哭泣,莊嚴到不肯歡笑,自滿到不肯看到人的時候,就不成為智慧了。
〔黎巴嫩〕紀伯倫《先知·沙與沫》
執拗的人是一個極聾的演說家。
〔黎巴嫩〕紀伯倫《先知·沙與沫》
不在受贊揚的時候,而是在挨責罵的時候能仍不失謙遜的人,才是真正的謙謙君子。
〔德〕保羅《關于人的氣象觀察》
同是關于謙虛的議論,對于高傲的人就是傲慢的素材,對于謙虛的人就是謙遜的素材。
〔法〕 巴斯卡《冥想錄》
如果想要得到好評,就不要過分地羅列自己的優點。
〔法〕 巴斯卡《冥想錄》
在爭論中,得禮者首先應作若干讓步,而失禮者不讓也是人之常情。
〔瑞士〕希爾泰《為了不眠之夜》
不要天真相信過分謙虛的人,尤其不要相信自嘲的態度。在其背后經常隱藏著強烈的虛榮心和名譽心。
〔瑞士〕 希爾泰 《幸福論》
在正確意義上唯有苦惱,才會使人變謙虛。
〔瑞士〕 希爾泰《幸福論》
當你快意于虛驕的時候,你就會喪失了思索的真正的樂趣。
〔俄〕屠格涅夫《羅亭》
抬高自己的人會被神貶低,貶低自己的人會被神抬高。
《猶太經》
謙遜,貌似厭惡別人的贊美,實則希望更委婉的贊美。
〔法〕拉布呂耶爾《道德的反應》
人不該有高傲之心,高傲會開花,結成破滅之果。在收獲的季節,會得到止不住的眼淚。
〔希臘〕埃斯庫羅斯《波斯人》
高傲不是論理,綽號是惡魔的議論。
〔美〕 英格索爾《隨筆集》
高傲是弱者的安慰手段。
〔法〕沃夫拿格《省察和格言》
知道的事就吹個不停,不懂的事就嗤之以鼻,這種人為數不少。
〔德〕 歌德《格言和反省》
謙讓是以痛苦的野心為立足點而豎的梯子(欲爬高者首先盯上梯子,一旦得逞就背棄它,再對該梯子百般輕慢)。
〔英〕莎士比亞《莎士比亞箴言錄》
在傲慢不遜的性格中,對己的憤怒和對人的激怒只隔一紙。
〔法〕 司湯達爾 《紅與黑》
在我的生前,并不這樣贊揚別人; 因為我的野心很大,我想坐第一把交椅。為了這種傲慢,現在我在這里還債。
〔意〕但丁《神曲·凈火篇》
驕傲的并不是心,而是小小的頭腦。
〔日〕 長與善郎 《關于心》
即使我們處于悲慘或謬誤之中,高傲還是以極其自然的方法抓住我們。只要我們能成為別人的話題,就會興高采烈直至舍棄生命。
〔法〕 巴斯卡《冥想錄》
高傲經常是和等量愚昧連結在一起。高傲經常出現在幻滅的前一步。高傲起來的人已經敗于輸贏。
〔瑞士〕希爾泰《幸福論》
耍威風的人被賢人輕視;受蠢人感嘆; 受寄生者供奉。而且會變成他們自身的傲慢之心的奴隸。
〔英〕 弗·培根《隨筆集》
如果認為屈從于傲慢者,就會取勝,這是錯誤的。
〔意〕馬基雅弗利《羅馬史論》
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于偉大的時候。
〔印度〕 泰戈爾 《飛鳥集》
在我們對敵人不幸的憐憫心中,與慈善相比通常都是含有更多的高傲,我們所表示的同情,是出于讓他們感到我們的優越。
〔法〕拉羅什弗科《道德的反省》
我們的高傲往往隨著自己失去一個缺點的同時,相應地膨脹那么多。
〔法〕拉羅什弗科《道德的反省》
過分的謙遜就是驕傲。
《德國諺語》
過分的禮貌就是阿諛。
《日本諺語》
承認自己無知,只表現一次無知;企圖掩飾自己的無知,可能永遠無知。
《日本諺語》
酒量小的人喝兩杯就會天旋地轉,驕傲的人稍受表揚就不知天高地厚。
《蒙古諺語》
驕傲是愚蠢的近親。
《德國諺語》
愚蠢和傲慢同是一樹之果。
《德國諺語》
傲慢是跌跤的前奏。
《英國諺語》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春秋)老聃《老子·二十二章》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春秋)老聃《老子·二十四章》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春秋)孔丘《論語·子張》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孔丘《論語·述而》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春秋)孔丘《論語·子路》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春秋)老聃《老子·二十二章》
聞志廣博而色不伐,思慮明達而辭不爭。
(漢)戴德《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
賢者寵至而益戒。
《國語·晉語六》
有兼聽之明,無奮矜之容; 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
(戰國)荀況《荀子·正名》
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也。
(漢) 徐干 《中論·虛道》
自后者人先之; 自下者人高之。
(漢) 揚雄《法言·寡見》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若愚。
(晉)葛洪《抱樸子·塞難引老子》
滿終則虧,日月之謙也,道盈體沖,圣人之謙也。
(北齊)劉晝《劉子·明謙》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
(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
(唐)魏征《十漸不克終疏》
自滿者,人損之; 自謙者,人益之。
(唐)魏征《群書治要·尚書》
業大者易驕,善始者難終。
(唐)吳兢《貞觀政要·征戈》
恃才能深藏而不市。
(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唐) 韓愈《調張籍》
才不能逾同行,聲不能壓當世。
(唐)柳宗元《與肖翰林書》
不自滿者受益; 不自是者博聞。
(宋)林逋《省心錄》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宋) 王安石《孤桐》
自滿九族散; 匪驕百善尋。
(宋)種放《諭蒙》
我們決不能一見成績就自滿自足起來。我們應該抑制自滿,時時批評自己的缺點,好像我們為了清潔,為了去掉灰塵,天天要洗臉,天天要掃地一樣。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組織起來》
即使我們的工作得到了極其偉大的成績,也沒有任何值得驕傲自大的理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獻》
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驕傲,決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態度。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
明白人,決不驕傲;驕傲的決不是真明白人。
茅盾《茅盾全集》
越是沒有本領的就越加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領的才越加謙虛謹慎。
馬南邨 《燕山夜話》
謙虛和自信都是美德,因為它不同于一味的自卑,也不同于妄自尊大。
王朝聞《再再探索》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 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一定謙虛。
謝覺哉《不惑集》
昂著頭出征,夾著尾巴回家,是庸駑而又好戰的人的常態。
馮雪峰《雪峰寓言》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親手挖掘的。
老舍《出口成章》
前進路上不戒驕,終久會要摔大跤; 長征路上常反驕,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諺語》
一眼看高; 一眼看低;驕傲招損; 謙虛受益。
《中國諺語》
驕傲的只能跌在門坎;謙虛的可以走遍天下。
《中國諺語》
上一篇:關于《學業·飽學》的名人名言
下一篇:關于《財富名言大全·黃金枷鎖最沉重》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