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名言大全·學貴有恒》的名人名言
有許多東西一兩天內是學不會的,要用幾年的時間才能學到手。
〔美〕愛默生《論文集第2輯·論經驗》
圖書館使我得以有恒地研習而增進我的知識。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兩個鐘頭,用這個辦法相當地補充了我失掉的高深的教育。
〔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恒心是知識的保管。
《泰國諺語》
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戰(zhàn)國)孟軻《孟子·盡心上》
今人為學如登山麓,方其迤邐之時,莫不闊步大走,及到峭峻之處便止,須是要剛決果敢以進。
(晉) 張載《張載集》
飾治之術,莫良于學;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晉)葛洪《抱樸子·崇教》
凡人便是生知之資,也須下困學勉行的功夫方得。
(宋)朱熹《總論為學之方》
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
(宋)朱熹《性理精義》
學問別無他巧,只要持守純固,講誦精熟耳;兩事皆以專一久為功,二三間斷為敗,不可不深念也。
(宋)朱熹《勸學新篇》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蓄,而學者朝學之,夕喪之。
(宋)楊萬里《庸言》
為學是終身事。天地日月長久,斷之以勇猛精進,持之以漸漬熏陶,升高自下,陡遐自邇,故能有常而日新。
(宋)胡宏《與張欽夫》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宋)張載《經學理窟·義理》
工貴其久,業(yè)貴其專。
(宋) 陳亮《耘齋銘》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
少年學書復學劍,老大蹉跎雙鬢白。
(明)邊貢《贈尚子》
不使他事勝好學之心,則有進。
(明)薛瑄《讀書續(xù)錄》
今人為學,須持心堅牢,如鐵壁銅墻,一切毀譽是非,略不為其所動,乃可漸入。
(清)湯斌《湯子遺書·語錄》
一日不學則心墜,一時不敬則心放。
(清) 申居鄖 《西巖贅語》
欲速是讀書第一大病,工夫只是綿密不間斷,不在速也。
(清)陸隴其《三魚堂文集·示大兒定征》
為學作事,忌求近功;求近功,則自畫氣沮,淵源莫極。
(清) 黃宗羲《明儒學案》
學習對每個人都不可缺少,對青年人尤為重要。對青年來說,學習最重要是一個“恒”字。青年人好學,但往往不肯下苦功。學習上光下功夫不夠,還得下苦功。要刻苦鉆研,要堅持,持之有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學不好,在學習上想走捷徑的人學不會。應該將“學習”與“成功”連接在一起,即是不學成功不罷休。
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
萬事從來貴有恒。
謝覺哉《謝覺哉雜文選·拂拭與蒸煮》
恒心是達到目的的最近的路。
《中國諺語》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中國諺語》
歷日經年,水滴石穿; 持之以恒,功果自見。
《中國諺語》
人有恒心才事成,人無恒心萬事崩。
《中國諺語》
茍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中國諺語》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中國諺語》
人貴有志,學貴有恒。
《中國諺語》
不怕無能,只怕無恒。
《中國諺語》
要想燈不滅,需要常添油。
《中國諺語》
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
《中國諺語》
上一篇:關于《學習名言大全·學無止境》的名人名言
下一篇:關于《家庭》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