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資:資質。才能是品德的資質,品德是才能的統帥。指德和才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資治通鑒·周紀威烈王二十三年論》:“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例】德是思想基礎,才是服務的本領,二者缺一不可。有才無德,你的才就會用偏了方向;有德無才,就實現不了為人民服務的目的。北宋時期的司馬光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這個話講得比較全面。(李伯簫等《領導手冊·用人編》)
又作〔德者,才之帥也;才者,德之資也〕
【例】作一個人,首先必須把道德修養放在首位,人的價值要由道德的高低來決定。因此做人的第一要義就是“立德”。在人的活動中,德是“體”,是“帥”,是目的,其他都是為德服務的。正像司馬光所說:“德者,才之帥也;才者,德之資也。”(劉澤華《中國傳統的人文思想與王權主義》)
上一篇:《扁鵲不能治不受針藥之疾,圣賢不能正不食諫諍之君》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才雖美,不敢以自驕;善未至,不敢以自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