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季氏》記載:孔子的學生陳亢問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說:你是老師的兒子,你學到了與我們不同的東西了嗎?孔鯉說,沒有。“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這一段寫的是孔子要他兒子學《詩經》和《禮經》。因為古人說話,經常引用《詩經》,所以說“不學詩,無以言”。又因為古人一言一行都要按“禮”行事,所以說“不學禮,無以立”。
成語:詩禮傳家。
《論語·季氏》記載:孔子的學生陳亢問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說:你是老師的兒子,你學到了與我們不同的東西了嗎?孔鯉說,沒有。“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這一段寫的是孔子要他兒子學《詩經》和《禮經》。因為古人說話,經常引用《詩經》,所以說“不學詩,無以言”。又因為古人一言一行都要按“禮”行事,所以說“不學禮,無以立”。
成語:詩禮傳家。
上一篇:《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不棄功于寸陰》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