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試驗玉石的真假,要用火燒到三日期滿;辨認豫樹和章樹,須要整整七年期限。比喻人才需要經過長期觀察和考驗。唐·白居易《放言五首》詩:“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例】“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對一個人的評價蓋棺尚不一定有定論。自己的民族氣節是一回事,對歷史的認識又是一回事。(李廷華《陳寅恪的“阜昌”詩》)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試驗玉石的真假,要用火燒到三日期滿;辨認豫樹和章樹,須要整整七年期限。比喻人才需要經過長期觀察和考驗。唐·白居易《放言五首》詩:“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例】“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對一個人的評價蓋棺尚不一定有定論。自己的民族氣節是一回事,對歷史的認識又是一回事。(李廷華《陳寅恪的“阜昌”詩》)
上一篇:《識遠者貴本,見近者務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