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孟子》出自:《孟子》名言名句
《孟子》譯文如下:
《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孔子的學術思想傳給曾子,曾子的學術思想傳授給孔子的孫子子思,而孟子則在子思的門下受教育。孔子的弟子編纂《論語》,曾子著大學,子思著《中庸》,而孟子的著述就是《孟子》這本書。所以,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學術風格和《四書》息息相關。
孟子最初去游說齊宣王、梁惠王。可是當時的諸侯一心一意想實施合縱連橫政策,認為孟子所說的唐虞夏三代的德政已不合時宜,都不予采信。所以,孟子只好退返故居,和他的門生開始研討,把研討的內容記錄下來,就成為所謂的“孟子”七篇。這是漢朝司馬遷的說法,大多數的學者都采信此說。
孟子強調仁義之道,在短短的時間內,就確立了仁義禮智四端的學說,以仁政作為王道的基礎,同時明確地區分王道和霸道。
孟子是個氣魄雄偉的人,所以他的筆調顯得雄渾無比,他談論浩然之氣,談及大丈夫的氣魄,論述應對進退,以及談論知恥,其強勁有力的言詞,真是感人肺腑。由于他的論調非常激烈,缺乏溫和的味道,所以從古至今對孟子有不同的評論,尤其“湯武革命論”中,因為他過于憂世,其言詞更顯得偏激。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