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立,教法不行,人莫知何人可師,道莫知何道可學。耳何以為正聲?目何以為正色?口何以為正言?身何以為正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李覯《周禮致太平論·教道》,貴教尊學類名言句子
學校不能夠得到建立,教育之法不能得到施行,不知道什么人可以作為老師得以效仿,不知道什么學說是正確的可以學習。那么把什么當作純正的聲音來傾聽?把什么當作純正的顏色來觀察?把什么當作正確的言論來傳播? 把什么當作正確的行為來效仿?
《學校不立,教法不行,人莫知何人可師,道莫知何道可學。耳何以為正聲?目何以為正色?口何以為正言?身何以為正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李覯《周禮致太平論·教道》,貴教尊學類名言句子
學校不能夠得到建立,教育之法不能得到施行,不知道什么人可以作為老師得以效仿,不知道什么學說是正確的可以學習。那么把什么當作純正的聲音來傾聽?把什么當作純正的顏色來觀察?把什么當作正確的言論來傳播? 把什么當作正確的行為來效仿?
上一篇:《夫不學,則不能有立;不能有立,雖俊而貴,將焉用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教則易為善,善而從正,國之所以治也;不教則易為惡,惡而得位,民之所以殃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