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指人都難免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有的比泰山還重,有的比鴻毛還輕。《漢書·司馬遷傳》:“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者,用之所趨異也。”
【例】評定生命的價值,可以從我們的兩句老話里得一個有力的反證,“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在人生的平衡上稱量生命的分量,判分價目之不同,似是公正交易的辦法。(王統照《生命的價值與價格》)
又作〔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毛澤東《為人民服務》)
上一篇:《未知生,焉知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毋偏信而為奸所欺,毋自任而為氣所使》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